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为什么那样多学生都爱往大城市跑?

   日期:2024-12-11     来源:www.niaonen.com    浏览:551    
文章简介:文章来源:公众号“壹课”不久前学校有招聘会,我有事没去,有个同学拍了张现场的照片给我,是幅格外引人注目的招聘KT板——红绿渐变色的背景,毫无美感可言,甚至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中间几个大字一甩:“桂林电视台,招聘主持人,年薪二十万。”朋友一看到...

文章来源:公众号“壹课”

不久前学校有招聘会,我有事没去,有个同学拍了张现场的照片给我,是幅格外引人注目的招聘KT板——红绿渐变色的背景,毫无美感可言,甚至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中间几个大字一甩:“桂林电视台,招聘主持人,年薪二十万。”

朋友一看到“桂林”两个字就拍下来给我了,边打趣:“你们家这招聘信息太直白,加上迷之色彩搭配,哈哈哈哈哈。”

我一看也笑,顺手发了个朋友圈,配文:“有无人要和我一块回去支持家乡事业?”

然后评论区就炸了,不少老同学们都在下面和我一块吐槽这直白又尴尬的色彩搭配——哈哈哈哈哈哈。笑完却没了下文,包含我一个人。

大家关注的是设计美观与否,而不是招聘内容,我本身也就是当玩笑说说,了解无人真的会响应我的“号召”。

大家原来那些同学我还是了解的,一个个梦想和眼光都是比天高的,没几个人是想回家乡工作的。不是家乡不好,而是从小在那片土地上踩惯了,总感觉腻了,想往上走,往外走。

问过不少高中同学未来的计划,大多都是选择留在大城市打拼,鲜有想一毕业就回家乡的。

这也难怪,见过了大城市的云谲波诡,哪个还在乎家乡的山清水秀呢。

说实话,在我还没有上大学之前,真感觉桂林是个挺合适生活的城市,风景又好,当地人也热情,米粉四块钱二两可以吃到非常饱,更要紧的是,家人朋友在身边,所有叫人满足的幸福都近在咫尺。况且周围新区正在飞速进步,机场扩建,所有欣欣向荣,整座城市也像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前途无量。

我并不感觉来自小城市是一件不好意思的事情,还记得大学班会第一天,我非常自豪地说:“你们都了解“山水甲天下”的地方是哪儿吧?大伙点点头,我接着笑:“是我家。”

就算到今天被归为三四线小城市,由于特殊的喀斯特地貌没建地铁,极少开演唱会和话剧演出,没霓虹闪烁的CBD,没遍地的咖啡店和贩售机。

我依旧非常爱她。

可是,若让我毕业之后备注行囊回去,我还真的会犹豫,不,应该说是会拒绝。

若用朝三暮四来形容,其实真的不为过,就算这是个贬义词。

来到经济进步的江浙沪区域,熟识了这边快而丰富的生活,的确让我接触到在高中时不曾知道的东西。

可能就像从小只吃过大白兔和话梅糖的小朋友来到了五彩缤纷的糖果城,没逛完橱窗,把一种一种糖尝完,至少看完,真的哭着闹着不愿回家。

每个孩子都会在糖果面前变得贪心起来,成了年之后的大家,在琳琅满目的机会中也会是如此。

一座城市的建设可能急不来,蓝图修修改改,总要建成。可一个人的青春却耗不起,梦想最炽热的时候泡在温水里,热情过了就是过了。

对于这类青年来讲,家乡建设的速度如果是比不上梦想膨胀的速度,还要走出去。

上次和父亲打电话,他说:“我倒是期望你是个有见识有历程的女生,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去闯一下,我不是那样不开明的人。”而母亲则莫名其妙地上升到了哲学高度:“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辛苦或安逸。”

不少人舍不下故乡是什么原因就是由于爸爸妈妈,古人常说“爸爸妈妈在,不远游”,没想到我家的爸爸妈妈倒是催着我走吧走吧,斩断了最后的一丝挂念,也愈加坚定了将来要给他们比目前更优质的生活。

还记得大一的时候在杭州看了第一场合法表演的话剧,我感觉票贵不舍得,母亲说,不要为历程和感受省钱,有的资源,是只有大城市才有,既然你已经在那片土地上,不要仅仅成为她城市人口的千万分之一,要去感受她,去融入她,她才是你的,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给了大家新鲜和包容。虽然感觉四处都缺少归属感,但终究遍地充满机会。

有时地方越小,反而容易过着一种“人情”生活,处处靠关系靠熟人,到了大城市居然有了相对的公平,过着一种靠“能力”靠“努力”的生活,至少让那些挤地铁合租房的青年看到了期望,努力一点,更努力一点,自己就会比原来过得好一点,至少感觉自己是在持续的更新当中。

故乡可能是让大家四肢放松安稳躺下的地方,大城市给了大家施展拳脚的场地,开始试探自己有几斤几两的能力,而不是指看着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 

非常小的时候看过一部小说,里面有个在上海打拼的贫家女生,为了融入当地人,苦苦学习上海话,想方设法想要把自己身上小城市的风韵藏起来,不是为了去买个菜能和人家讨价还价,而是为了避开那些阿拉啊侬啊之类的口舌闲碎。

多年之后到了外地念书本感觉当地人都挺好的呀,见人笑眯眯的。一个学姐嘴直:那是由于你过来玩,还掏钱,等到你要和人家抢钱赚抢饭吃抢地住了,就不是这副笑脸了。

把自己伪装在华贵的衣服和饰物之间,慢慢掌握了用唇齿间的细微变化来适应另外一个地域的口音,过着华丽的生活,吃着与家乡口味相去甚远的佳肴,买了一个又一个原来没听过的牌子的包包。

在地域与地域的比较,城市与城市的落差中找寻优越感的人,本身也浅薄得可怜。

无论你走到多远的地方,名字变成了Andy,Betty还是Emily,你飞黄腾达或者碌碌无为,插秧苗的都是你爸爸,笑起来皱纹爬上了眼角的女性还是你妈妈。

非常喜欢一句话:“人总该有故乡的善良。”

大城市对有梦想的人来讲可能是残忍的,但人嘛,总要对故乡温顺一点。

有人讨论过一个问题,到底是在小城市安安稳稳地生活好呢,还是先去大城市拼搏一番。我想这个答案是开放性的,大城市不意味着优越,小城市也不必自卑。

目前不少文字都鼓励青年去大城市里拼啊闯啊不功成名就根本没脸回家见爸爸妈妈。幸福本身涵盖的东西太广了,目前的价值观常常将它功利化,所以不少人宁可同意自己在大城市是一个小人物,而同意不了自己在小城市还是一个小人物。

路本来非常宽,是人自己走窄了。

放轻松,这一辈子非常长也非常短,过得高兴,自己感觉不后悔就好了。

大城市所给的上限是不确定的,但小城市里却有着明确而靠谱的下限,如果哪天我实在认命了,可能我也会回去。

安稳的日子也不算丢人吧,拼不过总要认输,首要条件是有没在失意归来前尽心竭力。

所幸我目前才最初。

我告诉自己,我目前20岁,下面的五年,八年,都是一场用青春去换的赌,我浑身上下充满了求知欲,充满了野心,我想让自己最前凸后翘的灵魂去碰撞最多彩的世界,想留在大城市里生活一段时间,在中国最繁华的地方感受这个年代的脉搏,甚至想要去到世界上最繁华的地方,看人情世故,看烟火日落。

机会,视线,资源,在年轻的时候这类就像是暴雨,又是甘霖,给自以为是的青年沉重的打击,告诉他这世界太大,个体多渺小,有予以丰富的成长和机会,前途无量。

毕竟这世界那样大,年轻的人翅膀刚硬起来,不扑腾两下,热血实在难凉

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关注阳光家教网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